自学窗口 > 物联网医学

物联网医学的历史、发展与展望-物联网医学的概念和需求背景

2021-02-22

第一节 物联网医学的概念


物联网是根据Kevin Ash-ton教授提出的“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发展而来,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系到一起,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同时也实现了信息化、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具有三大基本流程和十大功能。三大基本流程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和智能处理广泛服务和造福社会。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特征为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在线服务(ubiquitous connectivity)”,具体可分为十大基本功能:①在线监测: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功能,一般以集中监测为主、控制为辅;②定位追溯:通常基于传感器、移动终端、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GPS和无线通信技术,或只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定位,如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实时定位系统等;③报警联动:主要提供事件报警和提示,有时还会提供基于工作流或规则引擎的联动功能;④指挥调度:基于时间排程和事件响应规则的指挥、调度和派遣功能;⑤预案管理:基于预先设定的规章或法规对事物产生的事件进行处置;⑥安全隐私:由于物联网所有权属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物联网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⑦远程维保:这是物联网技术能够提供或提升的服务,主要适用于企业产品售后联网服务;⑧在线升级:这是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也是企业产品售后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⑨领导桌面:主要指仪表盘或智能商务个性化门户,经过多层过滤提炼的实时资讯,可供主管负责人实现对全局的“一目了然”;⑩统计决策:指的是基于对联网信息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统计报表功能。

从概念角度讲,将物联网三大流程和十大功能应用到医学上,即为物联网医学。将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三大基本流程,以及十大功能用于医学上(表1-1),即可进行全时空预防、保健、诊疗和康复。

表1-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联网医学十大功能

功能

物联网医学

在线监测

适合在线监测病情和指导治疗

定位追溯

可用于定位病人,进行急救,发现丢失的老年痴呆患者

报警联动

 

可提供监测生命体征的报警,提供三级联动的反应功能,协助医师治疗和管理患者

指挥调度

适合医疗急救调度和派遣功能,包括灾害医学的医疗服务

预案管理

可预先设定慢性病管理规章,进行全天候管理和及时处置

安全隐私

也利于提供用户或患者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远程维保

适用于医疗的联网服务,服务患者,造福社会

在线升级

能保证物联网系统本身正常运行,也是远程医疗自动服务的手段之一,

领导桌面

便于医学领军人才根据收集的海量信息,深度挖掘或者拓展诊疗功能,指导如何更好地解决医疗问题

统计决策

便于医学领军人才根据联网信息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战略战术和提供医疗决策支持

 

其中在线监测、定位跟踪、警报联动、急救调度功能有利于全时空在线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派送救护车抢救患者并转送到最近的医院进一步处理,最大化地保证患者抢救成功率;预案管理、远程管理、领导桌面和统计决策功能可拓展海量信息深度挖掘功能,应用预先设定的规章对慢性病进行全天候管理和及时处置,改善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创造最佳的医疗经济效益;安全隐私和在线升级功能是物联网医学技术的保障,可保证物联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更适用于医疗的联网服务。

发展物联网医学即可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又可为社区医师解决一些慢性病诊治和管理的依从性差的高技术难题,可以高效监测疾病,动态协助疾病和病人管理;此外,GPS定位和报警装置可协助抢救患者生命并减少住院次数。

第二节 物联网医学的需求

一、健康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的快速老年化,慢性病在疾病构成与人口死亡模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无论是疾病原因还是健康后果,均依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这将深刻改变我国医学理论与实践,使其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理论技术优势,提高全民健康;同时,现代医学由关注疾病转向关注人本,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对人所处社会及心理环境的认知,并重视挖掘人体自身健康的动力。

为了适应新的医疗模式,需要从人力、物力上给与支持。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改革医疗体制和人事制度,包含社区卫生和专科医疗多元化的卫生服务体系将逐步形成,全科医生也将会赢得属于他们自己广阔的展现舞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的需求

随着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的疾病谱也发生巨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为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首要因素,成为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位疾病。

根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仅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就占到我国前十位疾病死亡率78%左右。2012年,卫生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其后推出的《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里的数据表明,以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位列我国城乡死因的前四位。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且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全国因慢性病过早死亡占早死总人数的75%。我国现有1亿以上的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近一亿的糖尿病患者、4000余万的慢阻肺患者、3000余万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和33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5%以上患者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负担。

这些慢性疾病的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病程迁延不愈,通常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中较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节炎和艾滋病等。慢性病迁延不愈,预后差,反复急性加重或不断进展,并伴有并发症和残疾,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水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使人们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之中。

目前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三甲医院“门庭若市”,其他基层医院则“门可罗雀”。那么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和使用率到底如何?可以通过基层医疗机构数量、诊疗量和病床使用率的横纵向对比初见端倪。

首先,依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从医疗机构数量的角度看,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医院数量增加了9542家,而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减少了82834家。这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从机构数量上看,基层医疗机构在居民诊疗过程中扮演了更少的角色。

其次,从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的角度看,基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相对较低。2014年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达到了88%,作为对比,基层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只有59.7%,相当于每10张病床中,有4张处于闲置状态。这显示未来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在提高使用率上仍有较大空间。

最后,从诊疗人次角度看,过去近十年,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长慢于平均的医院水平。根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从2005年到2014年,医院诊疗人次从138653增长到297207,增长了214%。基层医疗诊疗人次从259357增长到436394,只增长了168%。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基层医疗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和优化。这对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会有帮助。我们期望,未来中国能够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优化,配合分级诊疗制度,促使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如果分级诊疗制度真正有效落地,未来居民会更加便捷的获得医疗服务,就近看病,本地就医会成为新的趋势。

未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盘活基层医疗机构的任务不仅需要政府的设计及统筹规划管理,更需要社会多方的参与,例如互联网+投射到了医疗行业。最近移动医疗的概念被炒得火热,“轻问诊”已经比较成熟,一批新兴互联网医疗公司已经在咨询、挂号等方面给居民带来了切实的福利,虽然业界在商业模式上的争议和疑问较多,但是伴随着政策的开放和各方的探索,未来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闭环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不仅如此,随着全民电子病历的健全,居民小病手机问诊,大病医院治疗可能成为未来看病“新常态“。

如何有效解决上述的健康需求慢性病管理的需要,养老和医老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医疗保健的主要问题。国内外大量经验表明,最佳办法是充分发挥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的协同作用,做好社区保健。社区保健是指在最基层的初级卫生保健机构中,对聚居在一定区域里的人群开展卫生保健工作,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目标,真正贯彻预防为主(预防措施更完善、更理想)、平均分配卫生资源(包括人、财、物的公平合理)、人人参与且享受初级卫生保健。

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然而,由于我国大小医院之间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异,致使小医院存在“三低”(高端设备覆盖率低、技术掌握度低和认可度低)现状,仍会有大量患者涌到大医院求医问药,引发看病难、入院难的“二难”困境。同时由于大医院患者多,又引发专家诊疗时预防差、保健差、管理差和康复差的“四差”缺陷。为此,解决“三低、二难和四差”的问题有利于推行分级诊疗,也是提升区域、全国甚至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水平的迫切需求。物联网医学的出现恰逢其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平台。

三、养老的需求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2014年,老年人数量占全人口比已经超过10%。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

图1-1 中国近30年人口结构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目前中国很明显已经符合“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且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还会加剧。而另一方面,1-14岁的青少年人口数量则快速下降,已经从1982年的3.4亿降到2014年的2.2亿。这些青少年的人口数量会决定未来国家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由于前期人口政策的控制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导致目前青少年人口数量快速减少。联合国曾作出预测,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由此可预见将来人口平均年龄会增大,老龄化趋势也会加剧。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五个突出特点:①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约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总量将接近5亿,分别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超过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2020年为1/6,2030年为1/4,2050年将达到1/3;③高龄化趋势明显:至本世纪中叶,中国高龄老人总数将占世界的1/4还多,相当于发达国家高龄老人的总和,成为世界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④家庭小型化程度高:持续低生育率会使青少年人口比例下降与新增劳动力年龄人口减少,未来35年中我国20—44岁年轻劳动力将比目前减少1.6亿,并伴随结构老化和比例失调,经济高度增长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步消失。⑤中国空巢老人数量大,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显示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总数10%,仅与配偶居住的占41.9%,情感需求迫切需要满足。

为此,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在将来一定会加强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以及养老问题的关注。未来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活动中心将会大量出现,包括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电视频道,报刊等文化传媒业务需求量也会增大;文化旅游业等都会是有前景的老年消费产业。但是,目前国家养老产业供需矛盾突出,供给端资源配置畸形,需求端转化率低。现状与趋势如下:首先不仅目前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而且利用率也不高。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表明,目前国内各类养老床位数577万张,而2014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8亿人,每1千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对应床位数是41.8张。与美国40张左右和英国35张相比,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并不低,但是床位利用率不够。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表明,国内养老床位数577万张对应入住的老年人口318万人,入住率只有55.1%,空床率达到44.89%。其原因不仅仅是风俗习惯的差异,更主要的是个性化养老服务水平不足,老年护理人员的数量和服务质量也较差。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布,中国在2010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达到3300万。按照护理人员与老年人比例3:1来推算,至少需要1000万的护理人员。而目前中国护理从业人员不足百万,缺口达九倍之多。更应该注意的是护理从业人员中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仅2万人,其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因此,护理人员缺口极大,资质有待提高,未来护理人员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会增加,市场规模会扩大。

为此,要提高养老床位使用率,需要合理高效的满足社会对个性化养老需求,特别是精准定位,应用物联网医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做好质量控制会是养老机构需要注重的地方。

四、精准医疗的需求

精准医学是寻找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患者在遗传学、生物标志物、表型等方面的不同,并根据每个患者的独特性给予特定的治疗。精准医学的实施整合了组学技术、二代测序技术、基因组学、计算机生物学分析、医学信息学、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和网络、精准药物研发、毒性敏感监测、疗效依赖性治疗以及预测预后。临床生物信息学通过整合各种组学技术、代谢及信号通路、标志物研究、计算机生物、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药物组学、转录组学、高通量图像分析、人类分子遗传学、人类组织库、数理医学生物学、蛋白表达谱及系统生物学,为临床研究和应用并且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一种有效的平台和方法。。

精准医疗是新时代的诊疗模式,广义地讲精准医疗是一种新兴的,综合居民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变量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手段。精准医学可通过对患者健康大数据(基因、生活习惯、家族病史和病例)的搜集和分析,进而提出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和药物。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疾病治疗,更侧重于疾病的预防。这也意味着医生给病人提供千篇一律的医疗方案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未来的医疗模式将转变为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独特的用药和治疗方案。这种模式提高了医疗的效率,提高了医疗质量,并且目前已经有相关肿瘤防治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例如,传统的基因测序方式是利用光学测序技术,成本高,耗时长。但是新的基因测序手段改变了这一情况,可以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寻找可能会诱发疾病的特定基因,并且进行提前预防和治疗。基因测序可以使疾病管理从治疗端转到预防端,是精准医疗的支撑性技术。目前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这一规划或将被纳入到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

如何开展精准医疗?首先需要大量的患者信息数据作为基础,精准医疗还将需要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支持,如大数据、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计算产业等。这些均需要物联网医学的技术平台。

五、医疗机器人需求

如上所述,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1-14岁的青少年人口数量快速下降,将来会出现医老养老服务人员进一步短缺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势必需要发展医疗机器人。广义讲,医疗机器人也属于物联网医学范畴,其中包括手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

机器人的诞生和机器人学的建立及发展,是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1920年,原捷克斯洛伐克剧作家卡雷尔·凯培克在他的科幻情节剧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第一次提出了“机器人(Robot)”这个名词。1958年,被誉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公司-Unimation(Univeral Automation)公司,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nimate”,从此开启了机器人发展的新时代。此后,机器人技术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已从传统的制造业进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领域,包括医疗服务、生物工程、教育娱乐、救灾救援、勘探勘测等。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被首次引入医疗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目前已在外科手术规划模拟、微损伤精确定位操作、无损伤诊断与检测、患者康复护理、医院服务、医疗救援转运及医学教学培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经出现多种成熟的商品化的医疗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辅助医疗或医疗救援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同时医疗机器人技术集合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数学分析、机器人等诸多学科,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器人,特别是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研究阶段走向临床应用阶段。据调查显示,2014年全球医疗自动化技术市场价值高达48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接近翻倍,达到952亿美元。医疗机器人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不仅在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机器人计划并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医疗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如美国国防部曾开展了一项名为“Telepresence Surgery”的技术研究,以用于手术培训、解剖教学以及战场模拟。2011年美国发布了“美国国家机器人计划”,其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要大力支持机器人在手术、医疗干预、假肢、康复、行为治疗、个性化护理和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研发应用。欧洲曾在医疗机器人研究领域开展过一项计划,其重点研究手术机器人及虚拟医疗技术仿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最近欧盟又启动一项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即“火花”计划,其将医疗机器人研究纳入该研究计划,鼓励和资助科研机构和公司开发更多的医疗机器人用于临床。日本发布的《机器人新战略》,强调了机器人在医疗护理领域的重要性,将推进机器人在医疗护理等领域的开发和应用。韩国也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2022》,推动机器人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强调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救援机器人等。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 System,Manand Cybernetics等国际会议都将医疗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单独列为一个专题,并多次召开研讨会。我国国内也非常重视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资助下,我国在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患者的诊断、手术治疗、康复和护理、医院服务、医疗救援以及医护教学培训等方面,其种类繁多,目前医疗机器人大致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医疗救援机器人以及其他先进的医疗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相比,医疗机器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医疗机器人的作业环境一般在医院、街道、家庭及非特定的多种场合,具有移动性与导航、识别及规避能力,以及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在需要人工控制的情况下,还要具备远程控制能力;②医疗机器人的作业对象是人、人体信息及相关医疗器械,需要综合工程、医学、生物、药物及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开展研究课题;③医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必须以易消毒和灭菌为前提,安全可靠且无辐射;④以人作为作业对象的医疗机器人,其性能必须满足对状况变化的适应性、对作业的柔软性、对危险的安全性以及对人体和精神的适应性等;⑤医疗机器人之间及医疗机器人和医疗器械之间具有或预留通用的对接接口,包括信息通讯接口、人机交互接口、临床辅助器材接口以及伤病员转运接口等。

六、现代化医院管理需求

(一)医疗信息化

物联网技术的另一个应用方向是医疗信息化,以无线局域网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为抓手,通过采用智能型手持数据终端,为移动中的一线医护人员提供随身应用数据。其最终目的是让诊疗更加方便,医疗可及性更强,患者接受诊疗的闭环更加完整。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同一地区有好多医院可供选择就诊的话,那么这个措施就可以引导患者前往等待时间较少的医院,最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也有些医院会推出官方手机APP,会显示急诊的等待时间,做到让患者心中有数,减少就医时由于等待产生不满的情绪。

(二)辅助医疗质量管理

物联网医学技术平台可为医院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PDCA(plan, do, check, action)循环和医疗质量结果公开。

在医疗机构中,任何诊疗改变在实施之前,其测试都非常重要。在美国医院质量改进中,最为广泛利用的工具之一是PDCA循环,即计划(plan)、测试(do)、研究评估(check)、运用(action)。现在很多医疗机构之所以喜欢使用PDCA循环,是因为此方法可以利用小样本的测试评估来辅助进一步决策。其中包括:从不同PDCA循环中决定哪种改变可以引导至想要的结果?通过改变究竟会带来多少可观和可预测的变化?预想中的改变是否会在最终的实际环境中成功?改变会带来多少运营上的影响及其是否可以被接受?改变是否会遭遇到员工抵触情绪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等。

医疗质量结果公开旨在以患者为中心,及时、有效、平等,而且安全、高效地进行医疗服务。2007年6月起美国联邦政府医疗保险中心和联合医院质量同盟联合率先开始向公众公布全美各大医院30天内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后于2008年新增30天内肺炎死亡率数据;发展至今已构成完整的医院电子化医疗质量上报系统、数据库及网站。向公众公布的医院“医疗质量结果评估”的各项数据,便于民众对于医院的选择、增加医院的监督,并且促进改善医院和医院之间为提高医疗质量的良性竞争环境。

(三)辅助分级诊疗质量控制

分级诊疗是解决中国医疗需求的必然趋势,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是最先进、科学的医疗模式,应用物联网控制临床工作质量是最先进的质控模式。物联网医学的应用和实施效果,与设备、社区、专科医师和患者的理解有关,每个环节均应该保持通畅和准确,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基于物联网的临床质控,重点在于可以应用物联网三大基础流程的内在优势,同时发挥其十大基本功能,实时、透明和高效地进行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质量控制。在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五步法中,患者端的原始数据和云计算机处理后的医学信息,将会以无缝链接、实时在线的形式存储于医学中心海量空间的云端服务器中。通过默认设定的计算机自动化分级诊疗模式,以及疾病风险分层诊断模型的智能管理,可以轻松地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及智能归类。同时通过高速信息质量监控及专业流行病学的数据统计模式,可以有效获得即时的质控结果,有效地监测并预警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反馈给社区医师和专科医师,形成三级联动的纠正方案,最终达到患者和社会的满意效果。物联网分级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危险因素、必要的检查项目、自我评估测试问卷、评估并发病、评估急性加重、非急性加重分级治疗、急性加重分级治疗、诊断复核率、治疗方案复核率、疗效复核率、双向转诊率、住院平均费用等。

(四)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关系管理

美国最早在1950年即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概念。到1988年,picker机构联合其以患者为中心医疗项目组开始研究“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的具体定义。他们定义了“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所涉及到的8个必要方面,包括:就医途径、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沟通和患者教育、医疗服务的协调、情感及心理上的支持、生理上舒适感的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参与、出院和后续治疗转换的准备。

目前在美国普遍定义上的“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是由患者为中心医疗机构所(institute for 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缩写“IPFCC”)提出的,作为美国医疗领域专门研究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的机构,IPFCC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本质应是“以患者和患者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将picker机构的八个方面浓缩成四个核心概念。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的理念在美国医疗系统普遍树立后,美国医疗系统于1995年开始致力于研发全国标准化的患者对接受医疗服务后的感受调查,以便进行全国范围内医院的比较,为医院提供数据,以便医院决策者继续保持或改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2002年初,由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中心联合联邦卫生和人类服务部下的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部门一同研发并测试了美国的消费者调查系统(全称为hospital consumer assessment of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systems,简称HCAHPS)。因为医院的消费者是患者,故此调查又可称为美国医院的患者评估调查。

此外,医务人员也需要物联网医学技术平台进行有效的沟通,此类沟通主要是由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诊疗交接所产生,可以分两类:①因患者移动产生的相关诊疗交接:即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从一个治疗场所挪动到另外一个治疗场所。例如:重症患者从急诊室被转至ICU,从ICU又被挪动到CT室进行影像学诊断,阶段性治疗完成后出院回家或转至另外的医疗机构等。②与医疗服务提供方相关的诊疗交接:即此时患者是相对静止的。例如:护士早中晚班的交替,住院部医生白班与值班的交替等。诊疗交接中医务人员可能因为不熟悉对方、打扰、分心、乏力等因素导致产生无效的医务沟通,进而成为最容易产生医疗差错的环节之一。因此,美国各大医院力求提出不同的策略以鼓励简化和高效化诊疗交接过程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减少医疗差错。

(五)长期护理

对于中国来说,“长期护理”仍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在国际上已经相当成熟并已成为医疗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板块。需要明确的是,尽管可能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能使用到长期护理,但老年人是长期护理的主要服务对象。各种长期护理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这些人群对于医疗和非医疗的长期需求。具体可用于:①基于机构的长期护理:主要有专业护理院(skilled nursing facility)、协助生活机构(assisted living facility)和个人护理中心(personal care facility);②基于社区的长期护理:包括成人日间护理(adult day care center)和老人中心(senior center)。成人日间护理服务主要提供各种针对老年人白天的护理支持服务,这可以帮助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老年患者继续在社区里生活。老人中心类似国内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社区里的老年人每天交流、活动和娱乐的场所,并满足社区中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尊严,支持他们的独立性,鼓励他们参与到社区活动及服务中去;③基于家中的长期护理:家中的长期护理可以由家庭成员提供也可以由专业的家庭护理机构(home health care facility)提供。家庭护理机构的目的是尽量使老年人尽可能留在舒适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而不是去使用那些昂贵的长期护理机构。专业家庭护理机构提供一些医疗护理服务都是基于客户家中的,这些医疗服务主要由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 RN)、执照护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 LPN)、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家庭保健助手(home health aids)和执业医师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服务包括医疗或心理评估、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疾病用药的教学、物理治疗、言语治疗、治疗或职业治疗等。生活支援服务包括帮助日常任务,如备餐、用药提醒、洗衣、轻的家务活、工作、购物、交通出行等。

(六)急诊管理

和中国医院类似,急诊对于任何大国的医疗系统来说其实都是巨大的挑战。。采用物联网医学技术进行急诊等待时间预估,医疗集团就可以在自己主页上直接显示集团下属各大医院门急诊室的等待时间。对于患者来说,如果同一地区附近有多家医院可供选择就诊的话,那么这个措施就可以引导患者前往等待时间较少的医院,分流该区域中前往拥挤医院急诊的人群。也有些医院会推出官方手机APP,在APP上显示急诊的等待时间,做到让患者心中有数,减少就医时由于等待产生的不满情绪。

第三节 解决目前需求的办法

为了解决医疗和保健等问题,国家正试图通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以期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但目前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无法令人满意,尤其是人手紧缺这个痼疾,并没有因为国家的倡导和扶持而迅速改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借鉴国际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经验,需要物联网医学技术平台的支持。

物联网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显著特点,是一个国家前沿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集成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带动和引领多学科技术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会带动物联网医学设备企业的发展,辐射和引领我国相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物联网医学是物联网理论在医学中的应用,为远程医学的高级阶段,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和养老,可实现医院、患者与医疗设备之间整合和创立三级(中心医院、区级和社区医院、患者)联动的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平台,可全时空管理和协调网络内医生、患者和设备,大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其理论和技术建立三级联动的平台,实现大小医院医师、患者与医疗设备的整合,克服资源和医师经验的差别,解决小医院“三低”现状。通过三级联动的物联网医学平台,患者可在大医院确诊、评估和制定诊疗方案,由社区医师和大医院专家共同管理诊疗,从根本上消除“三低、二难和四差”问题,最后达到“三个连接(感知、传输和智能处理)全时空,融合三众(大小医院医师和患者)在其中,教育防保与诊疗,全新模式惠众生”的效果。

物联网医学是有别于以往常规医疗模式的革命性诊疗技术手段。物联网医学的迅速发展创新性解决了许多以往诊疗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促进了疾病诊治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表1-2)。一方面,现代医学正加快向早期发现、精确定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面向基层、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状态的感知,以及疾病预警、保健、管理和康复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的新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对物联网医学服务的需求,可以为社区和专科医师的服务产生如虎添翼的作用。物联网医学为社区医师和专业医师提供了相互取长补短与难以想象地放大服务效果的良好技术平台。


表1-2 常规与物联网医学模式服务功能比较

 

服务功能

常规医疗模式

物联网医学模式

社区医师

专科医师

社区医师

专科医师

预防疾病

2+

1+

4+

4+

保健

3+

1+

4+

4+

管理疾病

3+

1+

4+

4+

康复治疗

3+

1+

4+

4+

改善生命质量

容易

容易

延长生命

2+

2+

4+

4+

减少门诊就诊

3+

1+

4+

4+

减少医疗费用

2+

2+

4+

4+

 

应用物联网医学技术后,可以解决先进的医疗模式与落后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的矛盾,最终解决“三低、四差和二难”的问题。解决“三低”的机制为:

(1)社区医师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共同使用高端设备检查结果,解决医疗高端设备覆盖率低问题;

(2)社区医师将有机会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以及经常与专科医师交流,迅速提高专业水平,解决“高端科学技术掌握水平低”问题;

(3)与专科医师一同管理病人,克服“病人认可度低”问题。同时,大医院专科医师可以与社区医师协同管理病人,将专业知识落实在“预防、保健、康复和管理慢病”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四差”问题。最后使病人可以在家中即可得到“云连知名专家,端享现代医疗”的良好服务效果,解决了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的“二难”问题。

 

参考文献

1.作者:医学界智库,未来医疗十大趋势. “医学界”微信号2015-11-27

2.卫计委统计中心,2015,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 白春学. 2014,主编 《实用物联网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白春学. 2015,主编 《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白春学.2014,改变社区和专科医师服务模式的技术平台-物联网医学的深层次作用. 国际呼吸杂志., 34(12):881-2.